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好服务跨境贸易
3月20日,央行发布2022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量保持增长。2022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440.04万笔,金额96.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68%和21.48%;日均处理业务1.77万笔,金额3883.38亿元。
货物贸易无疑是拉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增长最突出的贡献因素。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7.7%。中国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全年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规模接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37%,显著高于同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整体增速。
(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中国货物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逐个季度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在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方面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有力促进了跨境经贸投资便利化。
人民币跨境使用程度不断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的内在要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小芬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各类经营主体开展的跨境交易中有近一半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然而,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表示,当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约为2%,与美元、欧元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跨境交易中约有一半使用人民币结算,但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比重仅为18%,这与我国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符。
3月初,中国银行发布《中国银行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了加大外贸新业态企业支持力度、促进大宗商品领域计价结算和融资发展、提供重点发展与合作区域人民币国际化服务等十方面的行动内容。
谭小芬表示,《行动方案》的推出将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完善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政策。同时拓宽支付机构跨境业务办理范围,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拓宽至全部经常项下。“也就是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不仅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项下,还新增了收益与经常转移项下(含薪酬汇款等),便利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各类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
“此外,《行动方案》还将支持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支持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来华投资、境内再投资,便利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人民币境外资金集中管理、确需支付款项汇出,支持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RCEP区域内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谭小芬说。
提升央企国企在跨境贸易中
使用人民币比例
与此同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收付仍有较大空间。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提升央企、国企在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央企、国企在我国对外贸易投资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外贸易体量大,在结算币种选择上具有话语权优势,可在扩大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存在长期美元结算的路径依赖、内部财务流程调整“菜单成本”较高等原因,央企、国企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推动央企、国企在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融资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多方密切配合。一方面,应积极研究央企、国企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帮助央企、国企优化内部跨境业务财务管理流程等;另一方面,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支付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业务办理安全性和便利性,并加强与海外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双边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融资中的使用。
谭小芬亦表示,提升央企、国企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内生动力,需要强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一方面,要加强部门政策协同,从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政策方面予以激励,提高央企、国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优化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环境,不断营造人民币结算的良好生态环境。
谭小芬还建议,应着力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便利其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境内外、上下游企业更多使用人民币,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人民币使用场景,重点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区立足定位,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扩大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民币使用,支持银行入驻设点,为区内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人民币服务,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见习记者 洪剑儒)